相较此前,2018上半年给予中央空调市场最大的惊喜莫过于工程市场的回暖,其中,中小型项目在其中又扮演了重要角色。在中小型项目领域,模块机无疑是最具竞争力的产品之一。13.6%的增长率还是建立在大量”煤改电”低温模块机组上半年未发货的基础之上,因此,模块机2018全年的增长率预计仍将进一步提高。
虽说大部分未发货,但“煤改电”对模块机市场的拉动作用不容置疑,短时间内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红利,也是目前众多参与企业热衷的宣传点。其中最为收益的自然是华北市场,受到政策推动增长率居高不下,远超其他区域市场。值得一提的是,同样是因为下半年才是品牌“煤改电”项目的交付集中期,上半年华北市场的占有率略微逊色于华东市场。
政策拉动仅是推动因素的其中之一,技术门槛低,进驻企业多同样拉动着模块机市场的前进。国产品牌在模块机市场当仁不让,格力、美的垄断着这片市场的前两把交椅,加上排名前列的天加、盾安和扬子,几乎占据了模块机市场的半壁江山。而外系品牌中江森自控约克、麦克维尔的表现仍然不可小觑,仅次于格力、美的的品牌,且市场占有率有着逐步接近的势头。EK也凭借中标平遥、阳城多个“煤改电”项目的中标登上榜单,其中由EK主导的全热回收模块机行业标准JB/T 13515-2018也在2018年5月正式发行。
当然,除了上榜的八大品牌,仍有不少品牌在2018年上半年的表现可圈可点。如升级版的海信风冷模块机Hi-Mod系列上半年正式下线,可实现16个模块之间的自由组合;奥利凯模块机入围第23期政府节能采购清单;欧威尔推出AAW低环温风冷模块产品;志高推出融合EVI喷气增焓技术低温高效型风冷热泵模块机组等等。在模块机市场,似乎从不缺乏热点,也从不缺少新品,尤其是在“煤改电”的红利下,各大品牌纷纷开启军备竞赛,以期实现阶段性的增长。
不过要想实现突破并不容易,需要打赢两场战役——科技战、价格战。新品推出便可被视为科技战的一部分,近年来,模块机新品层出不穷,前缀也从低温发展到超低温,截至到2018年上半年,已有多个品牌宣布新品可在-30℃下制热无衰减。此外,模块机也被赋予了新功能,例如空调热水一体化、智能化等,包括配套实验室的建立,都是科技战的重要组成部分;价格战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,无非在于门槛低、品牌多,且有政策红利吸引,彼此间不断拼价,利润单薄。但不管这两场战役多么轰轰烈烈,模块机市场的快速增长都已成定局,而政策层面的积极影响仍将持续,加上项目市场的逐渐回暖,模块机市场的未来依旧可期。